关于“推动稀土交易提档升级,打造千亿级产业增长极”专题协商报告
稀土交易是稀土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动稀土交易提档升级是做大做强稀土产业的重要抓手,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按照《包头市2019年度政协协商计划》安排,市政协围绕“推动稀土交易提档升级,打造千亿级产业增长极”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协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交易的产业基础较为雄厚。全市形成了从采选矿、冶炼、深加工、稀土功能材料到稀土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21万吨(REO)稀土精矿、10万吨冶炼分离产品、5.6万吨稀土永磁、1.1万吨储氢材料、3万吨抛光材料、4万吨催化助剂和180万吨稀土合金生产能力。2018年,包头市稀土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占全国计划生产的一半以上;全年稀土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利税23.7亿元,同比增长26.7%。
(二)交易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已形成永磁、储氢、抛光、催化助剂、稀土合金五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航天航空、磁制冷、永磁电机、储氢电池、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产品,“挖土卖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得到了初步改变。
(三)交易的平台功能逐步完善。我市稀土交易以线下传统贸易为主,线上交易呈上升态势。稀交所是国内唯一的稀土产品现货交易市场。目前,稀交所行业交易商186家,合作商15家,交易客户1865家;2019年上半年实现交易额760.96亿元,同比增长0.83倍,交易量38.57万吨,同比增长0.75倍;交收额4.04亿元,同比增长7.9倍,交收量961.46吨,同比增长5.03倍。
二、存在问题
(一)对稀土交易的扶持力度不够。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的扶持政策,多数都是从支持企业生产、保障原料供应和支持企业间上下游配套方面考虑的,对稀土交易的政策支持少、力度小,对互联网时代如何发展平台经济,利用平台带动经济转型升级研究不够深入,稀土交易是我市稀土全产业链发展中的一个短板。
(二)产业对交易平台的带动不强。稀土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在产业链、价值链和附加值链的提升上仍与行业领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终端应用产品不足,缺少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对稀土交易平台的支撑带动作用不突出。北方稀土作为稀交所股东,没有上线交易,我市稀土企业入所交易量也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出稀土资源产业优势。
(三)交易平台功能作用发挥不足。目前,入稀交所交易的客户占全国从事稀土贸易企业约10%,由于交易规模小,其对全国稀土企业生产、交易等情况的动态监管和分析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虽已形成价格机制和交易机制,但尚未起到引领行业的作用。因此,稀交所的交易方式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于远期定价、灵活交收、价格避险等需求。而且稀土产品入所必须按国家稀土产品标准入库,再次进行质检、换装,增加了企业交易成本。
(四)稀土产品难以成为融资押品。稀土企业回款账期长,生产流动资金需求大,多数银行在信贷支持上难以将稀土产品作为合格押品,融资过程中质押问题较为突出。
三、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赣州稀土企业,对稀土产业的发展给与极大的信心。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密集开展调研座谈,释放出强化稀土行业全方位监管和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江西、四川多地加大了对稀土行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稀土交易市场建设,行业竞争加剧,形势紧迫。我市如错失这一发展机遇,必将处于被动。
(一)全力支持,推动稀土交易尽快提档
1.加大政策扶持引领力度。 市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保障措施,加大对稀土交易平台发展的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对在稀交所交割现货的本地产品实行贴息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吸引下游深加工企业从平台采购原料。统筹协调稀土交易市场建设发展难题,支持稀土交易平台做大规模。
2.借鉴经验提高监管级别。借鉴上海黄金交易所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升稀交所的监管级别,将稀交所战略定位提升至国家层面,包头市政府应尽快向自治区政府专题汇报,并由自治区政府主动向国务院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直接管理,将稀交所打造为国家唯一的稀土交易市场,占领发展先机。
(二)发挥优势,以产业发展促交易升级
1. 提升产业发展规模质量。提高稀土功能材料品质,重点发展高端永磁材料、混合动力汽车用低成本稀土储氢材料和器件、高端应用的稀土抛光材料、稀土催化助剂材料等。 在稀土钢、稀土铝等合金材料以及稀土应用产品中稀土含量和性能等方面,要加快制定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并力争上升到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以标准带动产品质量的提升。做大终端应用产业规模,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机、伺服电机、微特电机等产品,积极引进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及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高端应用企业,实现稀土新材料就地转化。支持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稀土企业主导产品创新和产品品牌培育,促进我市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以品牌换市场、换效益。
2.加大稀土资源平衡利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对白云鄂博矿进行再勘探,为资源的充分利用奠定基础。加大对镧铈类产品应用研发和推广使用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提高镧铈的利用率;加大对包钢铌钛铁合金生产线、高纯氧化钪生产线的政策支持,推进资源深度开发利用。
(三)完善功能,提高平台集聚市场能力
1.建设功能齐备优质平台。稀交所要积极探索满足企业不同需求的交易方式,实现集中连续交易。拓展交易品种,打造跨境贸易平台,开拓海外交易市场。尽快解决服务器系统与各银行的互联互通,开展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六大稀土集团及全国上下游稀土产品上线交易,特别是要发挥北方稀土集团作用,扩大交易规模,提高市场影响力,使稀交所发展成为我市乃至世界稀土原材料供给主渠道。建立统一稀土检验检测机构,避免重复检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利用交易形成的海量数据,编制完善中国稀土价格指数和中国稀土产业景气指数,把包头建成中国稀土的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定价中心。
2.建立稀土商业储备机制。建立稀土储备基金,通过稀交所平台实施稀土产品商业储备,“低储高抛”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稳定稀土产品价格,促进稀土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创新服务,发挥平台金融服务功能
1.探索多元质押融资模式。积极推动以稀土产品作为质押品进行融资,探索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质押等多种融资方式,解决稀土企业融资担保抵押难题。
2.满足稀土交易个性需求。支持金融机构与稀交所开展合作,针对平台内交易双方的票据结算业务需求,搭建“票付通”等业务平台。同时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稀交所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担保或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名词解释:
1.交易额:指一定时期内在稀交所交易平台交易稀土产品产生金额的总和。
2.交易量:指一定时期内在稀交所交易平台交易稀土产品数量的总和。
3.交收额:指一定时期内在稀交所电子交易平台交易稀土产品并根据电子购销合同的约定、完成产品货权转移的金额总和。
4.交收量:指一定时期内在稀交所电子交易平台交易稀土产品并根据电子购销合同的约定、完成产品货权转移的货物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