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1年03月05日
星期五
首页
政协领导
机构设置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政协工作
委员履职
会议活动
机关建设
党派团体
旗县区政协
办公室
政协要闻
领导活动
通知公告
专委会工作
界别活动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资政
委员工作
委员风采
全委会议
常委会议
主席会议
党组会议
机关工作
政协党建
首页
>
政协工作
>
社情民意
>
市政协委员赵瑞平建议
时间:2017-01-22 12:06:20 来源: 点击量:151
关于发展包头市设施农业建设的建议
一、现状
就包头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自2008年实施 "南菜北薯" 战略以来,蔬菜产业生产水平有所提升。201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21万亩,总产106万吨,分别比2008年增长38%和66%,总产值116145万元,蔬菜占农作物的比重由3.2%提高到4.5%。包头市东河区、九原区和土右旗已成为包头市蔬菜生产优势产区。2014年3个旗县区蔬菜种植面积合计19万亩,总产量97万吨,占全市总面积和总产量的90%以上。包头市蔬菜产业的种植结构由单一的蔬菜向花卉、食用菌、瓜果、草莓等类别发展,种植方式由平面栽培向立体栽培发展,但大多数仍局限于传统的大棚种植方式,传统的种植方式对于包头市种植业及经济的发展作用过于单一。许多新兴的种植技术不断涌现,如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无土栽培、精准农业等。这些新兴农业能够彻底改变传统经验农业技术长期停滞不变的局面,并且能够突破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仅局限于传统种植业的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的狭小领域,是由现代科技引领的宽领域农业。
设施农业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设施农业主要是以智能温室为主,智能温室也称作自动化温室,它的关键技术是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覆盖材料,做到寒冷季节高透明高保温;夏季能够降温防苔;能够将太阳光无用光波转变为适应光合需要的光波;良好的防尘抗污功能等。
主要优势:
1. 发展设施农业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发展设施农业,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影响,减少农药的使用,更好的实现无公害的目标。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标准化,可实现生产各个环节采用现代化手段,精准使用肥药,减少环境污染。设施农业还可以通过调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周年持续供应。
2. 提高产量,经济收益较高。从各省调研情况来看,设施栽培的投入产出比很高,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山东省设施栽培平均效益是露地栽培的5倍以上。一座日光温室的毛收入可以达到17000元,实现纯收入10000元左右。一亩塑料大棚的毛收入为6000元,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
3. 促进科研教学的发展,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从全国来看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甘肃宁夏干旱少雨地区和沙漠地区的设施栽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产温室大棚膜技术已经达到国外流滴消雾持效期3年以上的水平;优化太阳光波的温室膜也已经试验成功;针对内陆地区雾霾较重研制的防尘抗污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技术都可证明设施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大踏步发展。同时设施农业的建设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设施栽培和育种综合实习、科研能力训练及课程设计等教学平台。
4. 促进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农业观光以现代温室为载体,按照景观规划设计和旅游规划原理,运用现代高新农业科学技术将自然景观(设施作物为主)要素、人文景观要素和景观工程要素进行合理融合和布局,使之成为具有完整景观体系和旅游功能的新型农业景观形态。同时,设施种植适宜具有包头特点的农业生产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在促进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形式变革、推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和传统观念变革方面发挥重要的社会作用。
二、建议:
包头市东河区作为包头市蔬菜生产的主要产区之一,可在原有传统蔬菜种植的基础上引进新型的设施农业蔬菜种植模式,一方面保证包头市民吃上健康放心的绿色蔬菜;另一方面利用设施农业模式对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以适度的调控,减少或避免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创造有利的自然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物的潜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实现包头市农业 "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 的目标。与此同时,设施种植还可以在发展农业观光、科研教学、以及生态餐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在包头东河区的蔬菜生产区引进设施农业等新型的种植模式,逐步实现由现代科技引领的宽领域农业,使包头的农业产业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
全国政协举行新年茶话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